团体预约电话  

0516-86261083

考古研究

“夷夏之争”与夏人的东迁及对淮河流域的影响

  从夏人的祖先鲧开始,包括整个夏王朝,夏人与东方各部族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传说时代,鲧曾为治水的英雄,后来因为治水失败而东迁到东夷居住区,这是夏人的势力早东进的一支。在夏代初年“后羿代夏”的夷夏之争过程中,夏人或为避难或为联合力量以图东山再起,又一次向东转移。在夏王朝中后期,又不断地征伐东夷之族,并向淮河流域拓展。夏人势力的东扩、南侵及其与东夷和淮河流域土著的斗争,不仅使夏王朝历史的走向发生重大变化,同时为夷夏融合提供了契机。

  一、鲧放羽山与夏族的第一次大规模东迁

  关于夏人的族源,史籍多有记载。根据《史记》和《国语》记载,夏人是黄帝、颛顼之裔,是黄帝族迁至中原之后演化出来的一个分支。在尧舜时,鲧为当时的一个能够影响中原各部族的重要人物,后世称为“崇伯鲧”。“崇”即为“嵩”,说明鲧的一支主要活动在今河南洛阳之东、郑州之南、新郑之西的嵩山一带。如果《史记》《国语》等所记不错的话,鲧与祝融氏同出一源,他们同处于中原相邻的地区也是有原因的,这也可进一步解释为何在有夏一代,祝融之裔如昆吾、彭伯等结成同盟,并且昆吾族还是夏朝末年抵抗商人的主力军。

  鲧后来娶有辛氏之女,而生夏禹。鲧后来为尧所灭,很多史籍和传说都提到鲧被杀的原因。从诸多史料来看,鲧被诛的罪名有三:其一,治水不力,采用堵截法而不是疏导法;其二,反对尧禅位于舜,自己想称帝;三,与共工同谋,有反叛之心。实际上,鲧之死与鲧、舜、共工三族的斗争有关。鲧属于中原黄帝族群的代表,舜则为东夷族群的代表,共工为炎帝族群势力的代表。在这场争夺中原控制权中,以鲧和共工失败而告结束。

  失败了的鲧,被舜赶到了东夷族群居住区,这是舜为了限制鲧的势力发展的一个策略。于是,鲧便带着他的部分族人到了东方,这也是见诸文献记载的一次夏人的大规模向东方迁徙。1尽管鲧被迫迁到东方,但后来还是为舜所灭,然而其族群的其他分支和他的后裔却在这里留了下来。

  二、“羿代夏政”与夷夏之争

  后羿代夏,是夏王朝历史上重要的事件,这段历史见于《左传?鲁襄公四年》,讲述了夏朝初年夏王朝的重大变故。夏启建立了中国第一个王朝,夏启死后,其子太康继立,太康荒淫而不顾国事,东夷族人后羿从 迁至有穷,驱逐太康,太康崩,太康之弟中康立,中康死后,中康之子帝相立。相迁至商丘,依同姓诸侯斟寻。于是后羿遂代夏后相而自为帝。后羿任用寒浞为相,寒浞杀后羿而占有其国,并霸占了他的妻子,生下奡、豷,并封奡于过地,豷于戈地。奡灭掉夏之同姓之国斟灌、斟寻。此时夏后相之妻有仍氏逃到母族,生下少康。夏之遗臣靡逃到有鬲之国,聚集斟灌、斟寻之遗民,终灭掉寒浞、奡、豷。有穷国灭亡,也结束了夷人对夏王朝核心地区的统治。

  后羿以东夷之裔的身份向西取代太康而代夏政,后来又为同是东夷族的寒浞所灭。夏王朝从太康、仲康到夏后相三代君主都是居无定所,过着漂泊流浪的生活。由于后羿和寒浞的入侵,使原本居于中原的夏之族人分迁至东夷地区,并在这里建立国家,如斟寻、斟灌等。其后裔一直延续到周代,如周代的斟寻国和鄫国等。后羿代夏,不仅没有使华夏和东夷族群产生对立,反而进一步促进了中原族群与东夷族群的融合。

  后羿与夏人的权力之争,实际上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夏代初年华夏族人与东夷族的斗争。在此之前的传说时代有尧舜之间的权力交接,尧为中原集团,而舜则代表着东夷集团。在舜的时期,既是一个多族群大发展的时期,也是英雄辈出的时代,中原集团与东夷集团之间的交流更加频繁,联系十分密切,两个族群之间的势力也相对比较均衡。在那一历史时期,中原族群与东夷族群的权力传递是相互移交的,反映出两大集团的平衡关系。然而,这种平衡被大禹的儿子夏启所打破,启杀伯益而夺取了本应属于东夷集团的政权,建立了父子相传的家天下,从而引起了东夷集团的强烈不满,导致了东夷人后羿取代太康的行为。从内在的历史逻辑来看,后羿代夏与其说是其个人行为,不如说它是东夷族与华夏族的权力之争。少康灭掉东夷势力寒浞及其两个儿子之后,重建夏王朝,这既是夏王朝的历史转折点,也是从史前以来东夷族群与中原族群斗争的转折点。从此,华夏族一直以压倒的优势统治着中华大地,而东夷族群则处于屈从地位。夏之后商王朝兴起,尽管商人源于东夷族群,由于其脱离东夷区较早,且在它建国之前的大多数时间活动于华夏区内,所以并不以东夷族群自居,而成了华夏集团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三、夷夏之争与岳石文化的衰落

  岳石文化是山东地区继大汶口—龙山文化之后的重要的史前文化,其延续时代大约在公元前1900—公元前1450年前后,根据其文化特征,考古界一般认为它是夏代和商代前期的东夷文化。在山东龙山文化分布区之内一般都存在着岳石文化的遗址,其分布范围东至胶东半岛,南迄苏北地区,西到聊城菏泽一线,北至河北唐山地区,纵横都超过千里。岳石文化虽然晚出,但在某些方面特别是陶器的制作工艺方面不如龙山文化。对于岳石文化衰落的原因,学术界不有同的说法:其一,气候变化导致了岳石文化的衰退。其二,人们对陶器的大量需要促使其发生变化。其三,冶铜业的出现是导致龙山文化消退的主要原因。但我们认为,夷夏之争与中原文化的东进则是岳石文化或夏商时期东夷文化衰落的根本原因。

  在史前时期,生活在山东东夷文化区的人们所创造的后李文化—大汶口文化和山东龙山文化为代表的史前文化,不仅以它们所展示出来的先进文明而傲立于东方大地,同时也以它们的强势扩展而影响了广大的地区,其文化的辐射区域东至海滨,南达江南,西至中原,北迄河北和东北地区。由于权力的均衡,族群之间的相互包融,使得尧、舜、禹时期的中原族群与东夷族群之间不仅相安无事,同时也是文化交流、融合与大发展的黄金时期。但启建立了夏王朝之后,东夷族群开始向以夏王朝为代表的中原族群发难,从而导致了后羿代夏的结局,夏少康灭掉寒浞和奡之后,东夷族群势力受到了严重的打击,东夷族群或向四周迁徙,或屈从于夏人的势力。随着夏人势力的东进,中原文化也大规模地向东夷地区渗透,在此之前的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以向外扩张为主、吸纳外来文化为辅的局面结束,而岳石文化区则随着东夷势力的萎缩而逐渐收缩,并无法阻挡外来文化的影响。为应付夏人和早期商人的讨伐,东夷无暇制造龙山文化时期那些外形优美、加工精细的陶器,一大批更加实用的陶器应时而生;由于受中原文化的影响,龙山文化时期所传下来的器物,从器物类别、器物造型等各方面也大大改变。正是因为夷夏之争和中原文化的东渐,不仅使东夷势力退缩至原来的核心居住区,同时也使岳石文化走向衰落。

  四、夏王朝势力向淮河流域的拓展与文化交流

  夏王朝早期的活动中心主要在今郑州至洛阳一带,禹、启和太康之都城都在这一地区。后羿入居斟寻之后,仲康、相两代居无定所,力量微弱,至少康复国之后,夏王朝方步入正轨,逐渐走向繁荣与强大。少康中兴之后,夏人的势力开始向四周扩张,并开始由淮河上游、中游的主要支流向淮河两岸推进。从二里头文化遗址的分布可以较为真切地看到夏人的南进情况。

  (一)夏文化向淮河上游的拓展

  夏文化南移的主要路线是豫东地区。据史料记载,夏王朝的帝杼曾迁至老丘(今开封东北),历帝槐、帝芒、帝泄、帝不降、帝扃,凡六代都于此,前后达221 年之久。至帝胤甲才迁至西河。所以,开封地区也是夏王朝中期重要的政治、文化和军事中心,同时也是夏人重要的聚居地。所以在开封杞县有段岗、牛角岗、鹿台岗等遗址。从杞县往南至周口市的太康、淮阳、项城—驻马店市—信阳息县和淮滨一线分布着较多的二里头文化遗址。从考古材料来看,淮河上游的二里头文化是沿着豫东地区南下而传播的,是聚居于开封老丘周边的夏人南下的结果。从遗址大量分布来看,从夏代中期开始,不仅仅是夏人在文化上与淮河流域有所交流,甚至也发生人员迁徙的现象,表明夏人开始向淮河上游干流两岸经营。

  (二)夏文化向淮河中下游的发展

  当夏人进入淮河上游之后,又沿淮河向东发展,进入安徽地区,其势力甚至到达了江淮之间地区。这一带有较多史前文化遗址有着二里头文化因素,如安徽寿县的斗鸡台、青莲寺遗址等。其实,早在夏王朝建立前,夏人与生活在淮河中游地区的东夷族群就有着密切的联系。夏人南进至淮河中游地区之后,也很快与当地土著居民或其他外地移民融合在一起,这在各文化遗址中同一文化层发现多种文化并存的现象是有力的证明。夏文化在淮河下游地区也有所反映,在山东和苏北地区的岳石文化遗址中有诸多二里头文化因素,如鸡冠耳盆、舌状足三足罐、觚形杯等具有明显的二里头文化特征的器物,这些器物的存在一方面反映了夏文化对淮河下游的影响,但同时也透露出夏王朝势力可能已到达这一地区。夏文化向淮河下游的传播可能走的两条路线,一是沿淮河中游东进,二是从鲁北经鲁中南推进。  



关键词: 邳州市博物馆 邳州博物馆

友情链接: 国家文物局 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 徐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 故宫博物院 中国国家博物馆 南京博物院 湖北博物馆 广东省博物馆 四川博物院 河南博物院

主办单位:江苏省邳州市博物馆 地址:邳州市运平路 电话:0516-86261083

技术支持:邳州慧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