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体预约电话  

0516-86261083

新闻动态

【聚焦四普】探寻散落乡间的瑰宝——我市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省级试点工作纪实

“可以提交。”

随着鼠标轻点,屏幕上随即弹出“提交成功”的对话框,意味着我市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省级试点工作在四月的最后一天圆满结束。

2024年的这个暮春,对于市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队来说,既忙碌又充实。二十来天里,他们一路追风赶月,步履不停,深入戴庄、四户两镇33个行政村,实地调查古文化遗址、古墓葬类文物点23处,其中复查22处,新发现1处,并根据国家文物局要求和普查技术标准,完成信息采集、数据提交、分级审核、成果汇总全过程,为我市第四次文物普查工作第二阶段工作的全面开展夯实了基础,提供了经验。

文物普查是重大国情国力调查,是国家文化安全的重要保障,是文物事业发展的重要基础性工作。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从2023年11月开始,到2026年6月结束,分三个阶段进行,计划用3到4年的时间全面掌握不可移动文物的数量、分布、特征、保存现状、环境状况等情况,建立国家不可移动文物总目录,为系统廓清我国文物资源家底、准确判断文物保护形势、科学制定文物保护政策提供依据。今年4月,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江苏省试点工作全面启动。我市被列为全省5个试点之一,试点的范围和内容是戴庄镇、四户镇的古文化遗址、古墓葬类型文物。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普查试点工作,从组织保障、经费保障、队伍保障、安全保障、宣传保障等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率先成立邳州市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组建邳州市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队,下设综合协调、技术指导、实地调查、数据填报、资料审核5个小组;召开邳州市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编制《邳州市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先期列支80万元专项经费,用于物资设备、交通后勤等保障服务……搭稳了普查试点工作的“四梁八柱”。

如果说邳州是江苏文明的起源之一,那么四户、戴庄就是邳州文明的肇始之地。位于四户镇的大墩子遗址和位于戴庄镇的刘林、梁王城遗址,是“国保级”文物单位,也是第一代邳州先民的故园,让无数邳州人心驰神往。此次试点普查古遗址、古墓葬大多分布在比较偏僻的荒郊野外,且本体范围较大,再加上多年来自然环境及人文环境的改变,造成文物点的地貌变化,给实地调查工作带来不小的难度。为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普查队采用外业和内业相结合的办法,确保应查尽查、应细尽细、应保尽保、一个不漏。白天,是外业队员的舞台。他们聘请当地村民为向导,按照事先整理好的文物清单和征集到的文物线索,租用摩托车、电动车、三轮车翻过土坡,越过田野,涉水过沟,有的地方甚至交通工具也难以到达,只能背着设备在杂草丛生的山体中爬坡、寻路。到达目的地后,有人负责测量、有人负责拍照、有人负责坐标定点、有人负责记录和信息录入等,共同做好每一处文物点的信息采集和填报录入。当天任务结束后,他们不拘形式、地点进行工作复盘,分析普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及时将各类数据分门别类整理至专属文件夹,安全传输给内业团队,实现数据流转的高效与规范。夜晚,则是内业队员的战场。他们严格按照国家普查标准,利用专业软件对外业采集的海量信息进行精心处理,逐项逐步统一录入系统,形成完整的数字化档案,便于后续的人工数据审核、上报。

半个多月的马不停蹄,换来的是“蒙尘宝藏”的重现人间。此次普查试点,新发现2大成果:刘林遗址核心区由5万平方米增至30万平方米,新发现房庄汉墓群2.5万平方米。

从古代遗址到近代建筑,从古墓葬到石刻……这些散落乡间的“瑰宝”是先人留下的财富,也让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邳州文明有了看得见、摸得着的模样。做好文物普查,把文物资源保护好、管理好、利用好,借此去读懂历史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不仅仅是文物部门的责任,更应该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

关键词: 邳州市博物馆 邳州博物馆

友情链接: 国家文物局 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 徐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 故宫博物院 中国国家博物馆 南京博物院 湖北博物馆 广东省博物馆 四川博物院 河南博物院

主办单位:江苏省邳州市博物馆 地址:邳州市运平路 电话:0516-86261083

技术支持:邳州慧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