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性植根于中华文明深处
中华民族是爱好和平的民族,深知和平之宝贵。和谐稳定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生活方式,和平共生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处世之道,和合仁善是中华文明几千年来的文化基因。在长...
云程发轫 踵事增华——中国考古的七年之变
是考古,透物见人,让我们对世界保持客观的认知;还是考古,不断发掘取证、推理求真,使我们有了观察世界文明的机会;还是考古,让我们了解到文明不仅有崛起与失落,其彼此...
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包容性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全面系统深刻地总结了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这其中,“包容性”是最能展现中华文明的世界格局和开放胸怀的特性。“...
考证武王伐纣时间为何用了2000年
2022年6月,《夏商周断代工程报告》发布一个重大消息:武王伐纣的时间为公元前1046年1月20日。这个时间的确立从西汉学者刘歆的考证算起,已经过去了200...
一万年来中国文化的对外交流互鉴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中华文明起源早,持续时间长,内涵丰富,特色鲜明。中华文化很早就与域外广泛交流,为世界文化...
发现汉代文字瓦当之美
西汉金石文字遗世无多,瓦当文字却字大而遒美、量多而变化无穷。“与天久长”西汉瓦当。 瓦当是我国古代建筑屋檐上筒瓦瓦头下垂的部分。它最早出现在新石器时代晚期的...
盐:一把了解中华民族历史的“白金”钥匙
说到盐,大多数人的第一反应是——“百味之祖”“食肴之将”,也就是每日必不可少的调味品。缺少了盐,我们的生活将索然无味。 实际上,盐的用途远不限于烹饪。 中国...
镞:解读史前中国军事实力的钥匙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军事在国家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而武器是一个国家军事实力的重要体现。考古发现,距今三四千年前的史前阶段,进攻性武器主要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