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爵”上的柱子,是为了显得很拉风?
关于“爵”,最常被讨论的两个问题是:用哪边喝酒?口沿部分的那两根小柱子是用来干什么用的? 第一个问题,细化下来其实是三个问题: (1)如果是...
2022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初评结果揭晓!22个项目入围终评!
2月27日,2022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初评结果揭晓!根据投票结果,22个项目入围终评。2022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入围终评项目名单(以时代早晚为序)1 湖...
让古老文明的智慧照鉴未来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加强考古工作和历史研究,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丰富全社会历史文化滋养。”习近平总...
城市考古谱新篇
2022年12月24—25日,由中国考古学会、南京大学历史学院主办,南京大学历史学院考古文物系、南京大学文化与自然遗产研究所、中国考古学会古代城市考古专业委员会...
让考古遗产焕发历久弥新的光彩
“草原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辽上京,见证中国百年考古历史的仰韶村,享有“唐代露天石雕艺术博物馆”美誉的乾陵……不久前,国家文物局公布第四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名单和立...
觚的用途新说
觚是一种多面体书写材料,一般由圆木修治而成。其同简、牍、帛一样,也是古代一种常见的书写载体。从现有文献来看,最早谈及觚用途的是东汉许慎。他在《说文解字·巾部》中...
关于汉代博局纹镜研究的几点思考
汉代是中国古代铜镜发展的繁荣鼎盛时期,在社会生产和生活领域,青铜容器重要性渐次失落,惟铜镜仍为日常不可缺少的必需品而成为当时青铜铸制的重点,能工巧匠集心智与技艺...
历史中的兔子:早在三国时期就用兔毛制笔
从“玉兔捣药”到“小兔子乖乖,把门儿开开”,兔子已经陪人们走过了漫长的岁月。在中国古代,兔子究竟是什么样的存在?2023年新春之际,邀请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