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体预约电话  

0516-86261083

文物保护

我国古文化遗址该如何保护

中国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留存的遗址丰富,遗址和其他文物一样作为国家和民族弥足珍贵的文化资源,日益成为经济发展的精神力量、基础资源、战略资源。

古文化遗址是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人类工程,或者自然与人联合工程的文化遗存,在历史、审美、人种学或人类学上具有重要见证作用。遗址不仅价值和规模大,而且占地面积也很大,一般的大遗址分布面积在3平方公里以上。

近年来,中国城市建设突飞猛进,城市政府通过经营土地,积聚了大量建设资金。土地资源已经成为地方政府依赖的重要资产,甚至一些地方主要依靠出让土地使用权的收入来维持地方财政支出。承载遗址及其相关环境的土地资源成为开发者染指的目标。

一些人说的所谓“遗址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其实不是遗址本身,而是承载遗址的土地如何使用、开发和出让的纠纷,所以越是要开发建设的区域,遗址的保护压力越大,如秦咸阳城遗址、汉长安城遗址、赵邯郸故城遗址、良渚遗址等。这篇文章,通过分析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的数据,对遗址数量特征进行研究,进而提出文物保护机制方面的相关建议。


01

“三普”成果丰富

我们所讲的遗址一般指:存在文化堆积,并有明晰的分布范围;在地表发现有古文化遗物,且具有一定的分布范围;水库、湖泊、河流以及沿海水域内的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各类文化遗存,包括沉船和地点明确的文物出土点;经过考古发掘,原址地形、地貌未发生根本性改变;建筑及构筑物基址尚存。

遗址可分为16个类别,即洞穴遗址、聚落遗址、城址、窑址、窖藏遗址、矿冶遗址、古战场、驿站古道遗址、军事设施遗址、桥梁码头遗址、祭祀遗址、水下遗址、水利设施遗址、寺庙遗址、宫殿衙署遗址、其他古遗址。

文物是国家不可再生的珍贵文化资源。文物普查是一项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是加强和改善文化遗产保护和管理的重要基础性工作。根据《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的通知》,从2007年4月至2011年11月,我们经过5年的努力完成各阶段的工作目标和任务,全国共登记不可移动文物766722处(不包括港澳台地区,下同)。

数量上,在全国登记的不可移动文物总量中,新发现登记不可移动文物536001处,复查登记不可移动文物230721处,新发现登记占登记总量的69.91%。

类别构成上,古遗址类193282处,古墓葬类139458处,古建筑类263885处,石窟寺及石刻类24422处,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类141449处,其他类4226处;分别占登记总量的25.21%,18.19%,34.42%,3.19%,18.45%,0.55%。

“三普”成果构成了一个丰富的文化资源宝藏:

进一步廓清了全国不可移动文物家底——取得了近77万处不可移动文物的基础信息和翔实数据,包括总量、分布、类型、年代、所有权、使用情况、人文环境、自然环境、保护级别、保护状况、破坏因素等。

掌握了当前我国文化遗产保护的新情况——工业遗产、乡土建筑、20世纪遗产、文化景观等一批新型文化遗产得到充分重视,在新发现文物点中占有较大比重;科技手段大大丰富,水下考古、航空遥感、空间地理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等得到充分应用;新发现和登记了一批重要文化遗产。

提升了我国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水平——各级行政区域文物机构设置得以加强和充实,从业人员的整体业务能力和工作水平得到了全面提高,经费进一步增加,工作条件不断改善,保护基础设施、设备更趋完善。

拉近了我国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与社会各界的距离——社会各界广泛响应,热爱和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观念正在成为社会的共识。

揭示出我国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面临的重大挑战——文物总量的增幅大于我国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机构、队伍建设、经费投入、设施设备改善的增幅;不可移动文物的保护状况不容乐观。现存的近77万处不可移动文物,保存状况令人堪忧的占到了多数,其中保存状况较差的占17.77%;保存状况差的占8.43%。

02

我国古文化遗址的特征

从遗址类别来看,16个类别古文化遗址中,多的是聚落遗址,有112596处,遗址总体数量的58.25%,充分证明了中国古代人类聚居、生产和生活的场所众多,人类活动频繁。如半坡遗址、秦咸阳城遗址、汉长安城遗址等。

其次是军事设施遗址,有20519处,占比10.62%,古代中国敌对双方为了达到一定的政治、经济、领土的完整性等目的而经常发生武装斗争,所以为了保护或是攻击对方而构建的建筑设备遗存众多。如春秋马陵道遗址、汉代白鹿泉韩信背水之战遗址、宋代武将台遗址等。

第三是寺庙遗址,有19687处,占比10.19%。在我国历史上宗教曾经繁盛,人们往往把精神附着于物质之上,通过感召力创造精神艺术空间,在中华大地遍地开花,同时宗教带来的文化交流,发展与丰富了中国文化。如北齐大寺佛遗址、唐代玉华寺遗址、明代永济寺遗址等。

另外,比较特殊的是,我国有窑址5630处,占比2.91%,说明了古代中国窑业发达,在世界独树一帜,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卓越才能和和艺术创造力。当时生产的陶瓷因其极高的实用性和艺术性而备受世人的推崇,中国陶瓷通过对外贸易,影响全世界,让中华文明传遍世界。

其他12个类别的遗址,占比不到20%。

从遗址地域分布来看,中国文明的形成“从满天星斗到多元一体”,文化积淀深厚的地区,文物也丰富,遗址也更多。黄河、长江流域的中下游地势比较平坦,有大面积的平原,且气候四季分明,为农业发展提供了条件,形成了农业文化区,农业文明的起步意味着文明曙光的初现。

只有当生产经济形成后,生活才能稳定,社群规模才会变大,进而变复杂。在东亚区域多元文明中黄河、长江流域文化发展程度是相对较高,发现的遗址也为集中,位于黄河中游的陕西省多,有23453处,占比12.13%;山西省有13477处,占比6.97%。

黄河中下游的河北省有17041处,占比8.82%;河南省有14607处,占比7.56%。黄河下游的山东省有11161处,占比5.77%。黄河上游的甘肃省有10550处,占比5.46%。黄河流域的6个省的遗址总数为90289处,占比46.71%,占遗址总体数量的将近一半。

从遗址文物等级来看,在已经公布的5058处一至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以下简称“国保”)中,古文化遗址有3733处,与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石刻、壁画、近代现代重要史迹和代表性建筑这6类国保类别比较,占绝对优势。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有3502处,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有16511处,尚未核定级别有169703处。

从遗址保存状况来看,遗址保护状况总体不佳,保存差和较差的有75987处,占比39.31%。保存好和较好的仅有35377处,占比18.3%。

03

消失的文物中遗址多,如何保护?

遗址是前人留下的具有社会经济和文化价值的建筑物和构筑物等人类活动遗迹,是历史的化石,文明的碎片,文化的载体,是各个文明交流互鉴的见证。

我国许多文物是以遗址状态存在的,它是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成我国古代文明史史迹的主体,也能体现我国文物古迹特色和优势。我国有193282处古遗址,占我国不移动文物的25.21%,是不移动文物类型中数量多的,但是通过“三普”发现有10685处遗址消失,占消失文物的24.24%,在消失的文物类型中也是多,这不得不让人深思。

导致遗址变化的原因很多,比如文物法规效力还有待提高,法规的强制性约束力还没有完全得到体现。不同利益方对土地的诉求成为遗址保护与城乡建设发展矛盾的核心。目前,城市中的遗址一般保护条件好,市区的建设规模和强度相对小,而且一些已经作为遗址公园加以保护。乡村型和荒野型的遗址往往也人为干预小。对城郊型遗址的破坏则比较突出。

为此,可考虑把文物工作纳入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在年度考核、目标责任考核、绩效考核、任职考察、换届考察以及其他考核考察中明确文物保护责任。对文物富集区域GDP考核可做相关调整,突出对文物资源的有效保护、合理利用评价,营造浓厚的文物保护氛围。同时,加大文物资金投入,立足于中央专项资金与地方资金相结合,进一步完善鼓励和吸纳社会资金投入文物保护的投资机制。

此外,要创新长效管理机制,可考虑建立文物保护特区,并视情设立文物保护警察专业队伍和督察专员。比如,可以在西安、洛阳、荆州、成都、曲阜和郑州等文物资源丰富的地区设立“国家文物保护特区或者示范区”,统筹文物保护利用与经济社会发展。目前,在意大利等传统遗迹丰富的国家还设有专职警察岗位,因此也可参考相关经验,依托行业行政管理机关设置文物警察队伍,向文物安全形势严峻地区派驻文物督察专员。

参考文献

1.Wager, Jonathan. Environmental Planning For a World Heritage Site: Case Study ofAngkor, Cambodia.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lanning &Management. 1995, Sep tember (1).

2.Peter Howard, David Pinder. Cultural heritage and sus2 tainability in the coastal zone: experiences in south west England. Journal of Cultural Heritage. 2003, ( 4 ) : 57 -68.

3.王学荣:《中国大遗址保护研讨会纪要[J]》,《考古》,2008,(1):38-45.

4.孟宪民:《梦想辉煌:建设我们的大遗址保护展示体系和园区———关于我国大遗址保护思路的探讨[J]》,《东南文化》, 2001, (1) : 6 - 15.

5.陆建松:《大遗址保护的现状、问题及政策思考》,《复旦学报》.2005年第6期.

6.陈昀.大遗址的概念与分类研究[J],《中国文物科学研究》, 2015 (4) :24~27.

7.孙霄:《遗址类型研究[J]》,《中国博物馆》,1997,(1):29-32.

8.陈同滨:《中国大遗址保护规划的多学科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186一203.

9.陆建松:《中国大遗址保护的现状、问题及政策思考[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6).

10.李海燕:《大遗址价值评价体系与保护利用模式研究[D]》,西北大学,2005.

11.唐剑波,周文生:《大遗址分类及其地理数据编码研究[J]》,《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2012(03).

12.郑育林:《我国大遗址保护与利用相关问题的研究》,《-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

13.赵荣:《陕西大遗址保护新理念的探索和实践[J]》,《考古与文物》,2010(2).

14.陈昀:2012和2013年度国家重要大遗址遥感动态监测报告[R],北京:中国文物信息咨询中心,2013.


关键词: 邳州市博物馆 邳州博物馆

友情链接: 国家文物局 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 徐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 故宫博物院 中国国家博物馆 南京博物院 湖北博物馆 广东省博物馆 四川博物院 河南博物院

主办单位:江苏省邳州市博物馆 地址:邳州市运平路 电话:0516-86261083

技术支持:邳州慧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