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体预约电话  

0516-86261083

社会教育

【邳博线上传统文化志愿服务课堂】二十四节气 · 处暑

处暑,是二十四节气之第十四个节气,也是秋季的第二个节气。

处暑的“处”读三声(chǔ),作动词用。《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云:“处暑,七月中。处,止也。暑气至此而止矣。”这句话准确诠释了“处暑”的含义。“处”含有躲藏、终止的意思,“处暑”表示炎热暑天已经结束,酷热难熬的天气到了尾声。当然,暑热并不会立刻褪去,秋老虎依旧会盘桓于“立秋”“处暑”之间,直到“白露”过后才能感受到真正的凉爽。

处暑分为三候:“一候鹰乃祭鸟;二候天地始肃;三候禾乃登。”此节气中,老鹰开始大量捕猎鸟类,它们把捕到的猎物摆放在地上,如同陈列祭祀;万物进入这一时期,逐渐开始凋零,表现最明显的便是枫叶变红;黍、稷、稻、粱等农作物开始成熟,丰收的季节到了。

处暑之后,秋意渐浓,“七月八月看巧云”,您不妨走出家门,到郊外去迎秋、赏秋、游秋。


处暑习俗

吃鸭子

“七月半鸭,八月半芋”,古人认为农历七月中旬的鸭子最为肥美营养,所以处暑节气吃鸭子,成为了这一时节的独特食俗,民间还有“处暑送鸭,无病各家”的俗语。从中医角度看,鸭肉味甘性凉,到了秋天可以适当多吃一些荤食进补,鸭子就成了不错的选择。

开渔节

处暑以后是渔业收获的时期,我国沿海地区常会在此节气举行多种形式的活动,欢送渔民出海,期盼渔业丰收。

放河灯

  据说放河灯这个习俗可以追溯到渔猎时代。那时人们驾舟出海下湖,为免风暴肆虐,在过危礁险滩或遇到风大浪高时,用木板编竹做小船,放入祭品,点上蜡烛,彩纸作帆,放水中任其飘流,向海神祈保平安。

拜土地公

处暑节气正值农作物收获时刻,农家纷纷举行各种仪式来拜谢土地公。有的杀牲口到土地庙祭拜,有的把旗幡插到田中央表示感恩,还有的这一天从田里干活回家不洗脚,恐怕把丰收洗掉。


诗词里的处暑

《早秋曲江感怀》

【唐】白居易

离离暑云散,袅袅凉风起。

池上秋又来,荷花半成子。

朱颜易销歇,白日无穷已。

人寿不如山,年光急于水。

青芜与红蓼,岁岁秋相似。

去岁此悲秋,今秋复来此。


《咏廿四气诗·处暑七月中》

【唐】元稹

向来鹰祭鸟,渐觉白藏深。

叶下空惊吹,天高不见心。

气收禾黍熟,风静草虫吟。

缓酌樽中酒,容调膝上琴。


《处暑后风雨》

【宋】仇远

疾风驱急雨,残暑扫除空。

因识炎凉态,都来顷刻中。

纸窗嫌有隙,纨扇笑无功。

儿读秋声赋,令人忆醉翁。


《七夕处暑》

【清】胤禛

天上双星合,人间处暑秋。

稿成今夕会,泪洒隅年愁。

梧叶风吹落,璇霄火正流。

将陈瓜叶宴,指影拜牵牛。



邳博里的处暑

cc42377b9c1c7f37bb02ae9667f81b3f.jpg

东汉兽形石镇   现陈列于“玉出昆冈”展厅


“处暑天还暑,好似秋老虎”。在我国不少地区,尤其是南方地区,处暑之后仍有一段短时的回热天气,这就是我们俗称的“秋老虎”。“秋老虎”依然会持续一段时间。长江中下游地区往往在“秋老虎”天气结束后,才会迎来秋高气爽的天气。

这是一组东汉时期的席镇,一共四件,均出土于邳州市八路镇同一座汉墓,为国家二级文物。这组兽形石镇采用汉代圆雕技法雕刻而成,其外形呈蜷曲卧虎状,首虎相连,双目圆睁,神情憨厚凝重,体态光滑肥硕,整体刻画简洁生动,曾作为徐州两汉文化的代表文物,多次赴国外展出。

3434e7ab1967c7cbe975096ecda115bf_640_wx_fmt=jpeg&wxfrom=5&wx_lazy=1&wx_co=1.jpg

西周陶簋,现陈列于“东夷肇始”展厅


簋是用于盛放煮熟的黍、稷、稻等饭食的盛食器,形状犹如大碗,最初为陶器,是古代先民的日常生活用具。商代早期,青铜簋开始出现,其功能演变为礼器,通常在祭祀等重大场合使用,是权力和地位的象征。西周以后实行“列鼎”制度,簋以偶数与列鼎配合使用,规定天子用九鼎八簋,诸侯用七鼎六簋,卿大夫用五鼎四簋,士用三鼎二簋。

这件陶簋出土于邳州市戴庄镇梁王城遗址,泥质灰陶,敞口,厚唇,卷沿,深腹,腹身有多道凹弦纹,小卷足,器形规整,保存完好。

扫描下方二维码,赶快来参加“处暑”节气答题吧!


13ae398dbdf47a6859762b3951f54302.png

上期“立秋”节气问答答案:B、B、C

关键词: 邳州市博物馆 邳州博物馆

友情链接: 国家文物局 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 徐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 故宫博物院 中国国家博物馆 南京博物院 湖北博物馆 广东省博物馆 四川博物院 河南博物院

主办单位:江苏省邳州市博物馆 地址:邳州市运平路 电话:0516-86261083

技术支持:邳州慧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