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体预约电话  

0516-86261083

新闻动态

龍、龖、龘……探寻邳博里的“龙”文物

从来没有哪一个民族像中华民族这样与龙的关系如此紧密。

中国人被称为龙的传人。在中华五千年历史长河中,我们崇尚龙、喜爱龙,将龙视为精神图腾、民族标识,赋予龙吉祥、繁盛、腾飞等美好寓意,龙的形象也被广泛应用于文学、艺术、建筑等各个领域。随着甲辰龙年的脚步越来越近,让我们一起走进邳博,找一找藏在这里的“龙”文物,品一品博大精深的“龙”文化。

先秦篇

早在8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与农业生产有关的龙崇拜现象就已经形成。从目前全国各地考古发掘成果可知,当时的龙已经具备中国龙形象的基本特征。随着历史的演进,龙意象也在悄然发生变化。商周的龙抽象、神秘而威严,被统治阶级视作权力的象征,多刻画于青铜器、玉器之上。到了春秋时期,龙的形态和内涵则更加富于变化。邳州是春秋时期徐国王城所在地,刘林遗址、九女墩墓地等出土了大量品类繁多、工艺精湛的随葬品,其中多件器物可见精美的龙纹饰,体现了持有者尊贵不凡的地位。

1707361517102609.jpg

春秋 · 玉龙

玉质呈肉黄色,龙身卷曲状S形,上面布满了繁密规整的云纹,给人以流动的美感,体现了“形简意深”的特征。

1707361583134418.jpg

春秋 · 提梁铜盉

盉是用来调酒的酒具。这件提梁铜盉出水的流口是螭龙状龙首,提梁是龙身,身后还有卷曲的龙尾,形成了一条完整的龙形。《广雅》有云:有鳞曰蛟龙,有翼曰应龙,有角曰虬龙,无角曰螭龙。相传螭龙是龙与虎结合的后代,头部形似虎首,所以也叫螭虎。

1707361618583640.jpg

春秋 · 铜吊炉

整体厚重,形制较大。分盘体和底座两部分。盘口沿两面各爬有一螭虎,前爪抓盘口沿,嘴衔盘沿,耳竖尾翘。盘肩有两环形钮,套有提链,便于提携。底座为长方框,上置有24根小支柱,一端接方框底座,另一端承盘体。底部有烟炱痕迹。这是一件用于烧炭取暖及烤制食物的器具,也是烧烤源于徐州的有力佐证。

1707361657878838.jpg

春秋 · 铜镈钟

徐人喜爱音乐,擅制乐器。在九女墩三号墓中出土了一套完整的编钟,包括甬钟4件、镈钟 6件、钮钟9件。其中,镈钟的扁形复钮由大小两对交龙相依交缠而成,繁缛华美,十分精致。

微信图片_20240208110043.png

春秋 · 垂鳞纹铜方壶

戴庄镇刘林遗址出土,国家三级文物。敞口、直颈、鼓腹下垂、方座。颈部有一对环状耳,饰象鼻夔龙纹、龙纹上有羽。四脊上饰变体兽耳,上刻阴线夔龙纹,腹饰细密的垂鳞纹,具有春秋战国时期方壶的典型特色。夔是传说中似龙的神兽。《山海经》中详细记述了它的来历和形象:“东海中有流波山,入海七千里。其上有兽,状如牛,苍身而无角,一足,出入水则必风雨,其光如日月,其声如雷,其名曰夔。黄帝得之,以其皮为鼓,橛以雷兽之骨,声闻五百里,以威天下。”夔龙纹是商周时期青铜器的主要装饰纹样之一,多出现在器物的颈部和足部。

两汉篇

汉代是大一统的多民族中央集权国家,统治者更加强化了龙的象征意义。因此,汉代的龙纹逐渐变得规范,风格粗犷奔放,自由豁达,与汉代人的特质不谋而合,多见于汉画像石、铜镜和玉器。而这一时期,四象体系基本形成,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天之四灵常常相伴出现。

1707361813128492.jpg

西汉 · 双龙玉璜

玉质呈牙黄色,体扁平,较长,曲度小,两端以阴线刻画龙首。玉璜在古时候多为祈雨的祭器。古人认为龙司行雨,因此两头为龙首的玉璜自战国开始就比较常见了。

1707361853176774.jpg

新莽 · “尚方”铭四神规矩镜

汉代铜镜的典型形制。方框、规矩纹和八乳钉将主题纹饰区分为四部分,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各占一方,羽人戏青龙,白虎配独角兽,朱雀配禽鸟,玄武配瑞兽。镜上还有一周铭文:“尚方作镜真大巧,上有仙人不知老。渴饮玉泉饥食枣”。由此可知,广告宣传已经广泛运用于汉代社会经济,汉人对于养生、养颜亦有了很深的心得。

1707361888125338.jpg

东汉 · 拜谒对坐图

主体画面为主宾在亭中坐榻对饮,亭上刻的是双龙穿璧。双龙穿璧是汉画像石中的常见图案。龙是法力高深的祥瑞,玉璧是古代重要的玉礼器之一,被古人视为天人沟通的媒介,在墓中刻制双龙穿璧,就好像在“升仙”过程中拥有了通行证,便可顺利升入天国。可以说,双龙穿璧寄托和表现了古人追求死后升仙的美好愿望。

魏晋南北朝篇

魏晋南北朝政权林立、局势动荡,龙纹数量也相应减少。新河镇煎药庙西晋墓地是下邳国王室家族墓地,墓中出土了少量带龙纹的随葬品。

1707361922632567.jpg

西晋 · 龙首铜熨斗

熨斗最早出现于商代,作为施行炮烙酷刑的刑具使用。东周时其功能转变为熨烫衣服。这件铜熨斗的造型与寻常熨斗无异,但柄首处饰一龙头,双目圆睁,龙口大开,气势不凡。

1707361947171438.jpg

南北朝 · 龙首铜鐎斗

柄呈龙首状,口微张,口内含珠,龙角向后紧贴长颈,龙眼外突炯炯有神探视前方,长颈曲折,额上有一角,清新俊逸,颇具魏晋风度。鐎斗最先作为行军用具在军队中使用,可以作为量器分发粮食,也可作为炊具用于煮饭,夜间巡逻时还可以敲击以示警。

清代篇

在唐代龙的华美富丽、宋代龙的矫健雄奇基础上演变而来的明清龙越发威风凛凛,霸气十足。这一时期对龙纹的使用有了更加严格的规定,五爪龙纹只能皇帝专享,三爪和四爪龙纹虽然民间可以使用,但主要以供器为主。

1707361980122477.jpg

清 · 二龙戏珠瓷瓶

清乾隆时期的官窑制品。器身突出双龙戏珠图案,下腹部为海水纹,器物底上阴刻海水纹。从西汉开始,“双龙戏珠”就是一种吉祥喜庆的纹饰,是权力和财富的象征。

1707362009788987.jpg

清 · 蓝釉海浪纹细颈瓷瓶

瓶身施蓝釉,满绘海浪纹,有一蛟龙在碧涛中翻滚腾游,分外矫健,寓意四海升平、国泰民安。

1707362038386253.jpg

清 · 蓝地画珐琅金龙瓷碗

侈口,弧腹、圈足。口沿下一周金色釉,器身施宝石蓝釉,釉上绘二金彩飞龙,底款书“大清乾隆年制”。

1707362066328418.jpg

清 · 盘龙吸水铜龙

铜制摆件。主体是一条栩栩如生的盘龙,它一爪握珠,一爪踏浪,龙口正在汲水。整件器物比例协调,线条流畅,构思巧妙,生动自然,体现了龙的力量和威严。

从一个图腾到一种精神,“龙”承载了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与璀璨的文化,表现出强大的传承力和创造力。在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保持多元文化美美与共的今天,龙所代表的中华民族精神,必将成为我们砥砺前行、接续奋斗的不竭力量。

关键词: 邳州市博物馆 邳州博物馆

友情链接: 国家文物局 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 徐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 故宫博物院 中国国家博物馆 南京博物院 湖北博物馆 广东省博物馆 四川博物院 河南博物院

主办单位:江苏省邳州市博物馆 地址:邳州市运平路 电话:0516-86261083

技术支持:邳州慧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