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邳州市博物馆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市文体广旅局的关心支持下,紧紧锚定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工作任务,发扬攻坚克难的精神,积极做好博物馆景区提升打造工作,较好地完成了全年目标任务,成功创建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同时被徐州市哲学社会科学联合会命名为“徐州市社会科学普及基地”,被邳州市委、市政府表彰为“优秀科普教育基地”。现将全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是发扬勇于担当精神,努力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在疫情防控工作上突出抓好一个“实”,实施中落实好一个“细”,确保实现一个“零”。
二是扎实推进4A旅游景区创建工作。为保证4A旅游景区创建工作有序推进,认真抓好整改工作,统一规范各类标识牌100余个,并按“中、英、韩”文注译;提升广场两侧游客步道、规范停车场标识;增设了“第三卫生间”,提升游客中心宣传设施;整理规范创建台账,严格执行标准,发扬攻坚克难的精神取得显著成绩。经省文旅厅组织专家评审,邳州市博物馆获得国家4A旅游景区认证。
三是举办“5·18国际博物馆日”活动。第一,突出“博物馆的力量”主题,同时结合我国第17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将博物馆策划制作的36块“行走的历史”图片展板在艾山风景区设置宣传阵地,向游客宣传展示邳州历史文化。第二,以“请进来”的形式,组织邳州第四中学、奚仲路小学部分师生200余人,在博物馆聆听小小讲解员讲解家乡历史文化,培养他们从小热爱家乡历史文化的兴趣。第三,以“走出去”的形式,组织“行走的历史”博物馆进校园活动,先后走进车辐山中专、燕子埠镇中心小学等,让较偏远乡镇的孩子足不出户也能走近博物馆,感受家乡历史文化的魅力。
四是加强自身宣传,力推云展览。精心组织更新网站内容,利用网络传播快、青年人接触面多等特点,投入大量精力逐渐让博物馆网站“火起来”。注重做好线上服务,在原有平面化观展体验基础上,依托邳博“云展览”,采用VR、AR等前沿技术,对展陈内容、馆藏文物进行三维重建,并对导览方式进行智能优化,改变过去僵化局面,拓展了文物展示空间,增强了观众的视觉、听觉和交互体验,让沉睡的文物“活起来”,让冷清的博物馆“热起来”。同时,在公众号、官网上开辟《邳博大课堂》栏目,宣讲传统文化知识,备受观众欢迎,点击量、关注量与日俱增。为加大对馆藏文物的宣传,以馆藏文物结合人文节日、农时二十四节气等,讲好文物故事,先后制作推出了“小满”“芒种”“端午”“中秋”“立冬”等线上社教课程,把馆藏文物融入展示的形式,得到观众一致好评。做好博物馆微官网运行、拓展微信公众号、微视频是加强自身宣传的新兴手段,也是博物馆为个公共服务功能转变线上线下的有机结合。今年春节期间,《一鼎九虎不寻常 玉虎添翼显威风》《邳州博物馆“五虎”送福》《千秋邳邑 悠悠岁月》等馆藏精品文物登上“学习强国”;5月19日,凤凰网江苏徐州频道刊发《邳州博物馆:跨越6000年的长河流韵》。6月初,原创短视频《不在博物馆,就在去博物馆的路上》一经推出,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点赞,博物馆的知名度、美誉度、影响力不断提升。
五是尽职尽责做好文物保护工作。第一,对占城镇白山村固子汉墓和燕子埠镇尤村汉墓实施保护措施。第二,为省级文保单位煎药庙西晋墓地建造保护栏,加强了该文保单位的有效保护。第三,对馆内汉画像石长廊展示的汉画像石实施保护措施,有效防止人为破坏和自然因素侵蚀。第四,对馆藏青铜器实施修复保护,共计修复青铜器30件。第五,做好境内文保单位、文物点安全巡查工作,及时掌握了解文保单位、文物点的安全动态。
邳州市博物馆
2023年2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