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体预约电话  

0516-86261083

社会教育

【邳博大课堂文化志愿服务活动】二十四节气 · 大暑

大暑,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二个节气,太阳到达黄经120°,时间一般在每年公历7月22日至24日之间。大暑相较于小暑,天气更加炎热,正是一年中暑气最盛、气温最高的时候。

大暑三候

大暑三候:一候腐草为萤,二候土润溽[rù]暑,三候大雨时行。

一候腐草为萤。萤火虫有水生与陆生两种。陆生的萤火虫产卵于枯草上,大暑时,枯草上的萤火虫卵化而出,古人误认为萤火虫是腐草变化而成。

二候土润溽暑。大暑后,天气开始变得闷热,泥土变得潮热而松软。

三候大雨时行。大暑后,时常出现的滂沱大雨使暑湿减弱,天气开始渐渐转凉。

大暑时节也是气候变化最为剧烈的时期,古语说:“禾到大暑日夜黄”,大暑天气炎热,各种喜温农作物也到了一年中生长最快的时节,此时我国南方一些地区的双季稻,迎来了收获。农谚说“早稻抢日,晚稻抢时”“大暑不割禾,一天少一箩”,可见抢收刻不容缓。

“酥”与“酥山”

大暑节气正值“三伏”里的“中伏”前后,“中伏”是一年中最热、最潮湿的时期。在这个时候来一份凉爽的冰激凌是一件多么惬意的事情。早在一千多年前的唐朝,就已经出现了类似于冰激凌的食品,它的名字叫“酥山”。在唐章怀太子墓壁画中就有它的身影。

“酥”,大约在南北朝时期由北方游牧民族带入中原,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中对“酥”的益处及制作方法进行了详细的介绍,由此可知“酥”与我们今日所吃的奶油、黄油大致相近,可视为同一类奶制品。

“酥山”,其实就是“酥”的变种,是用酥油类奶制品制作的带有欣赏、装饰性的降温食品,可视为现代冰激凌的原始形态,不同的是,其上还装饰时花。

《侍女内侍图》

酥山在唐墓壁画中无争议的图像出自章怀太子墓的《侍女内侍图》,图中一侍女穿翻领胡服,双手捧长方形器具,内盛白色冰块状物,既似唐代的冰盘又似酥山。

另章怀太子墓前甬道东壁出土一组《托盆景侍女图》,有专家学者亦认为侍女所端之物为酥山。唐代关于酥山的记述很多,可以断定酥山是一种受到唐人非常喜欢的食品。

《托盆景侍女图》

酥山的出处我们已经了解,让我们和“穿越”的小哥哥一起学习如何制作酥山吧。

正如曾几所说,“炎蒸乃如许,那更惜分阴”。大暑时节大家出门要注意遮光防晒,防止中暑和晒伤,“酥山”虽美味,可不要“贪杯”哦!

关键词: 邳州市博物馆 邳州博物馆

友情链接: 国家文物局 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 徐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 故宫博物院 中国国家博物馆 南京博物院 湖北博物馆 广东省博物馆 四川博物院 河南博物院

主办单位:江苏省邳州市博物馆 地址:邳州市运平路 电话:0516-86261083

技术支持:邳州慧网